你好,成都慧爱至臻心智发展中心
TEL:028-87037713
坚信生命的成长需要内心的力量
儿童青少年厌学心理
来源: | 作者:成都心理咨询 | 发布时间: 705天前 | 95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​厌学的定义是拒绝上学,指学龄期的个体拒绝去学校,或者持续出现无法整天待在学校维持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现象。本研究的背景包括以下几点,厌学成为困扰6-18岁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一个主要社会心理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厌学的定义是拒绝上学,指学龄期的个体拒绝去学校,或者持续出现无法整天待在学校维持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现象。本研究的背景包括以下几点,厌学成为困扰6-18岁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一个主要社会心理问题。欧美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指出,超过1的小学生存在厌学,临床上寻求精神心理治疗的儿童青少年中,以厌学为主要诉求的来访者占比超过5。我国目前暂时没有相关的流调数据。青少年是厌学问题的高发人群,往往和抑郁、焦虑、强迫障碍、双向情感障碍、成年期的职业和人格发展不完善等有明确联系。同时,厌学的成因非常复杂,涉及到社会文化、家庭、学校和个体的多个层面。

        研究发现5个引发和维持厌学的关键因素。第一,竞争导向的社会环境。包括竞争引发的焦虑和看重分数忽视孩子。第二,被冲突支配的家庭生存空间。包括父母的不稳定情绪激发孩子叛逆、不恰当的家庭期待、失衡的父母关系和缺陷取向的养育方式。第三,缺乏有意义支持的个人生存空间。孩子的人生被安排从而丧失动力、缺乏自我价值感、空心病。第四,让人矛盾与纠结的精神科诊断。“应当”和“不愿意”之间的冲突、被诊断和病耻感等情绪捆绑、心理问题的好处。第五,重新融入学校生活的困难。恢复学业、受到特殊对待、重建同辈归属感和存在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社会因素、家庭因素、个人因素、学校因素和医学诊断因素这5个因素看似相对独立,实际上彼此关联。比如一个家庭婚姻冲突比较多的父母,可能父亲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有更多的不满,他在社会中更容易体验到成人世界的竞争带来的焦虑,更容易把这种焦虑带回家。带回家以后他的太太不接,可能这种焦虑就会传给孩子,孩子可能从小就没有得到来自父母太多的认可,自我价值感较低。家庭环境不稳定,接收到较多由父母传递来的焦虑,自我价值感低,就容易出现厌学。去医院被诊断了以后产生病耻感,病耻感产生以后就开始纠结,不知道怎么办,难以融入学校。好不容易有一次去了学校,可能又被老师特别关照,他的病耻感又加重,可能又没有办法回去上学。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研究之前提出来的一个观点:厌学的形成和维持是多生态系统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