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,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一次客观的自我评估,包括在各个学科的水平,自己的优势、劣势等,让孩子在心里对自己有一个定位。然后,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,不要跟别的孩子比,只跟自己竞争,进步就是成功。
2.给予孩子恰当的期望,理性评价孩子的成功
成长比分数更重要,考试考砸了,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,但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。如果父母和孩子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,顺利战胜这些挫折,孩子就长大了一点,成熟了一点。如果孩子能拥有一个乐观的个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,那不是比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更令人欣慰吗?
所以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,也不要用成绩来评判孩子。理性评价孩子,多关注孩子跟自己相比有没有取得进步,有没有收获快乐,请给他们多一点宽容,少一些过高的期望。
3.和孩子一起用以下几种归因方式去排解压力
强化纠正。常见的归因有:能力、努力、任务难度、老师的教学水平、同学的帮助、运气等。有意识地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分析,并对孩子的归因结果给予反馈和建议,促使孩子形成积极合理的归因习惯。每当孩子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(例如,努力不够和题目太难导致考试失败),给予孩子鼓励、肯定,从而强化孩子积极的归因方式。
榜样示范。一般说来,如果孩子看到别人积极的归因方式导致成功,就会认可同样的归因方式;如果看到消极归因引起不良后果,就会削弱或抑制这种归因方式。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,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正确归因。
团体讨论。团体讨论是一种归因训练方法。在家中,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组成一个讨论小组,可以围绕一个问题,一起分析成败的原因,并讲述、分析自己或他人成败的事例,在讨论中让孩子学会积极归因。
4.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,合理设置目标,避免“习得性无助”父母对孩子有极其深刻的影响
如果父母对自身及孩子的评价总是消极的,孩子就会感到挫败。如果父母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时,总是怨天尤人,那么就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不正确的心理暗示,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,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,这种挫折经历不断积累,导致“习得性无助”,以后做事情的时候,一旦发现有困难,就放弃努力。
5.通过宣泄、倾诉等方式,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
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,家长要帮孩子适时缓解压力,避免压力过大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。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缓解学习压力的小方法。
宣泄。如大声唱歌、哭泣、跑步、打篮球、游泳等,通过体力的消耗释放压力。
倾诉。如让孩子跟自己倾诉、跟其他长辈倾诉、跟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倾诉或者写日记倾诉。